好的奇石在今天已炙手可熱,除了偶爾在藏家和石展上可一睹芳容外,私下已不多見。收到好的奇石如何去欣賞、評價,可能各人有各人的道,但其中必定有一定的道理。賞石以自然為最,保存全自然神韻的賞石欣賞價值最高。我認為天然奇石的最大要點在于同類石種中的稀缺性,這一點正是玩懂賞石的關鍵竅門。什么是稀缺性:稀缺性就是以自然之力最難塑造的,而與人的視覺感受和藝術審美觀點最能融合的天然神韻。
今天主要討論校園文化石,我們就先來講講校園文化石的稀缺性。我認為四面可看是校園文化石最稀缺的要素。明代“素園石譜”中已有評價,稱“有得四面者,多是石尖”,何謂“石尖”?就是指其精貴罕見,可見在明代盛行的賞石風尚中已將此作為重要的賞玩標準。
這里我們不妨從成型機理方面來分析四面可看校園文化石有什么與眾不同的意義:①四面可看表示這枚奇石在自然界中已得到滾動和磨礪,不但是活的而且是完整的,經過自然風化而表現出石肌特殊;2面面交界,細膩潤澤,是自然界經過長期沖擊留下的痕跡;③一定是表層石(或曾經是地表石),才能全方位地歷經大自然日曬雨淋的洗禮,凝萃天地之精華,造就其特殊的質地與質感;4自然孕育的外形,變化萬千且大小適中,成就了校園文化石不朽美名。
另外,校園文化石的固有特征也使其能享譽“天下第一石”的美名。